一對一釋法 面對面解惑

“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活動走進吉安監獄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4年11月19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初冬的陽光溫暖而柔和。高墻之內,法治的光芒溫暖了每一個渴望重生的心靈。

11月13日,江西省監獄管理局組織開展的“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活動第二站走進江西省吉安監獄。法律服務團成員為近百名服刑人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對服刑人員提出的申訴、減刑以及婚姻家庭、債務糾紛、撫養權等問題答疑解惑。

據悉,“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活動由江西省監獄管理局聯合新法治報社、江西求正沃德律師事務所開展,也是新法治報社、省律師協會開展的第820期“公益律師進社區”活動。

為服刑人員答疑解惑

“靶向式”法律服務

我想咨詢小孩撫養權問題?妻子要離婚,我們感情還沒破裂可以不離婚嗎?我的債權快到期了該怎么辦……為確保法律服務活動精準、高效,活動開始前,省監獄管理局進行了摸底,由吉安監獄制作法律服務咨詢表,收集咨詢問題。省監獄管理局根據收集的咨詢問題,精準選派法律服務團成員開展“靶向式”法律服務活動。

咨詢現場,法律服務團成員分成五組,一對一、面對面對服刑人員提出的有關刑罰執行疑義、申訴、減刑以及婚姻家庭、債務糾紛、撫養權等問題進行答疑解惑。解答過程中,法律服務團成員不僅提供了法律幫助,還給予了服刑人員心理上的慰藉和鼓勵,鼓勵他們安心改造,爭取早日回歸社會,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活動期間,五組律師一個接一個地解答服刑人員的涉法問題。得到滿意的解答后,服刑人員現場對律師表示感謝:“通過與律師的交流,我學到了很多法律知識,心里也踏實了很多,我會安心改造,爭取早日出獄,以后一定會做一個尊法守法的公民。”

“開展‘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活動,既是推進‘有法幫你’法律服務實踐的具體舉措,更是對監獄機關教育人、改造人的有效踐行。”省監獄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針對服刑人員關注的申訴、減刑、假釋方面的疑惑,以及婚姻家庭、子女撫養、債務糾紛等法律問題,通過面對面、點對點的法律服務,給出專業詳細的法律意見,為服刑人員消除真困惑、解決真問題,教育引導服刑人員知法、信法、守法,激發服刑人員改造積極性,促進監獄安全穩定。

吉安監獄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吉安監獄不斷提升監獄工作法治化水平,在工作中始終堅持法治思維,強化法律意識,充分發揮“法”在改造服刑人員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組織法律知識宣講、提供法律援助、進行普法考試等方式,培養服刑人員遵規守法意識,為他們早日回歸社會打下基礎。

如何變更孩子撫養權?

“我有幾個問題要咨詢,首先是孩子撫養權問題,還有關于犯罪金額認定的疑問……”服刑人員黃某迫不及待地拿出準備好的法律服務咨詢表,上面記錄了他的法律疑問,“我怕緊張,現場說不全,所以先寫下來我要咨詢的問題。”

“慢慢說,一個一個來,你有幾個孩子,目前是誰在撫養?”洪都監獄公職律師徐勇平仔細詢問黃某的情況。據悉,黃某育有三個小孩,兩個大的孩子在老家由父母照顧,服刑前,最小的孩子還未出生,因此最小的孩子則由前妻撫養。“我前妻經濟困難,想把最小的孩子交給我父母撫養,所以我想問一下關于孩子撫養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撫養小孩是夫妻雙方共同的義務,確定小孩撫養權要綜合考慮子女年齡、父母撫養能力、道德素養、成長環境、子女教育等情形。根據民法典,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詳細了解黃某的情況后,徐勇平建議,“孩子父母都沒辦法直接撫養的情況下,如果子女單獨隨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的,可以作為你直接撫養子女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你們已經離婚,你前妻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可以另行提起訴訟。”

“最近因為孩子撫養權的問題,我吃不下睡不著,在這里我也沒有途徑去了解,今天和律師交流后可以安心改造了。”對“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活動,黃某豎起了大拇指。

服刑人員江某最近一直被離婚問題困擾。江某服刑近8年,還剩余2年刑期。服刑期間,妻子曾兩次起訴離婚,“妻子經常來看我,對我也很關心,我們的感情并沒有破裂,并且孩子還在讀高中。如果妻子再次起訴的話,法院會判決我們離婚嗎?”江某咨詢。

“根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及有關司法解釋相關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著重審查雙方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并應當組織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且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饒州監獄公職律師江曉亮對江某焦慮的心理進行了安撫,建議“和妻子友好協商,盡力挽留,可以多提供一些可能證明夫妻感情未破裂的證據,如雙方親情電話通話記錄,書信往來記錄,小孩書寫的不愿父母分開的說明等。如果不可挽回,人生有變故很正常,要向前看。”

服刑人員信用卡逾期怎么辦?

“我有多筆債務,有幾筆馬上要到期了,可我人在監獄,怎么辦???”服刑人員肖某因債務問題而憂心忡忡。

“根據民法典,普通訴訟時效一般為3年,錯過時效可能損害其合法權益。”贛江監獄公職律師李俊建議,“依據民事訴訟法中當事人可委托代理人的規定,你可以委托家人或律師處理。”江西求正沃德律師事務所陸春燕律師還為肖某梳理了與債權相關的證據材料要點,講解可能需要采取的法律措施和步驟。

“律師的解答非常專業,可算是解了我的難題。”肖某一邊咨詢一邊記錄,表示將按照律師的建議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我的信用卡快逾期了,我又沒有能力償還,我該怎么辦?”服刑人員陳某咨詢的也是債務問題。陸春燕律師解釋,服刑人員同樣有償還貸款的義務。當債權人發現服刑人員逾期未還時,有權在訴訟時效期內提起訴訟。一旦法院作出判決,服刑人員名下的財產就可能被查封、拍賣,用以償還債務。服刑人員可以通過與家人溝通,委托家人代為償還貸款。

服刑期間與妻子離婚了,前妻將雙方婚后購買但登記在他人名下的房產變賣,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新城監獄公職律師羅天表示,代持人是法律認可的持有房產證的業主,那么其自然享有法律賦予的物權權利。想追回房產所賣款項,要看當時代持有無書面約定;沒有約定的,應及時授權家屬以書面方式盡快對相關款項達成協議,完善相關法律手續。

舉辦“減假暫”講座釋疑

“減假暫”是服刑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記者注意到,活動現場,不少服刑人員咨詢刑罰執行疑義、申訴、減刑等問題。

“有新的證據,可以提起申訴嗎?”服刑人員楊某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對涉案金額認定一直存在異議。楊某認為,其中15萬元詐騙金額是其同案犯單獨對被害人實施的詐騙,自己不知情也未參與。近期,楊某通過近親屬搜集到新證據,想對案件進行申訴,卻不知道申訴流程。

溫圳監獄公職律師李云勝解釋,根據刑事訴訟法,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所以,你可以委托近親屬向終審人民法院或者同級人員檢察院審查處理,積極收集與案件相關的各種證據,包括合同、發票、轉賬記錄、人員證言等,確保證據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李云勝建議。

法律咨詢活動開展的同時,省監獄管理局刑罰執行處副處長張嚴還為服刑人員帶來一堂“減假暫”知識專題講座。張嚴圍繞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具體規定、刑事案件判決執行申訴的前提性、啟動再審的法律嚴肅性等服刑人員關心的法律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活動不僅為服刑人員普及了法律知識,提供了法律咨詢服務,更在他們的心中播下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種子。這顆種子將在他們未來的日子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文/全媒體記者方維芳 圖/吳思遠)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