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群眾“一站式”報案需求
省公安廳大力推進縣級公安機關接報案中心建設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5年01月13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接報案中心
“這是我第二次來公安局報案,上次報案還要打聽具體的業務部門,這次直接在大廳一個窗口就完成了報案材料審核工作,十分方便,點贊!”日前,剛走出貴溪市公安局接報案中心的葛先生表示。
“報案必接、如實登記、依法立案、及時告知、便民高效”是公安機關的莊嚴承諾,也是接報案與立案工作的基本原則。2024年5月以來,省公安廳黨委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有案不接、有案不立、推諉拖延等執法突出問題,按照公安部及省委、省政府相關部署要求,聚焦機制變革、科技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聚力搭平臺、建機制、定規矩,大力推進縣級公安機關接報案中心建設,全面落實首接責任制、“三個當場”、案件類警情全量網上登記管理機制,真正做到“接報案件歸口管理、案件爭議統一解決、案件信息閉環運行”,有效滿足群眾“一站式”報案需求,有力提升全省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和便民服務效能。
方便群眾上門報案
“全省公安機關認真貫徹落實接報案與立案相關規定,深化鞏固受立案制度改革成果,按照省公安廳部署要求,積極推進接報案中心建設應用工作。”1月11日,省公安廳法制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共建成接報案中心128個,南昌、九江、景德鎮、萍鄉、新余、鷹潭、吉安、撫州、贛州、贛江新區等地率先完成建設目標。
據了解,此次建設接報案中心,省公安廳對各地公安機關提出了具體要求,場地選址上要做到便民集約。省公安廳法制總隊相關負責人說,128個接報案中心均在既有硬件基礎上進行功能改造,其中,63個依托辦公大樓空閑或盤活的場地建設,占比49.2%;36個依托信訪接待室、出入境辦證大廳或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占比28.1%;29個依托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占比22.7%。
除了選址嚴格之外,在功能設置上,各地接報案中心也必須體現實戰實用。“接報案中心需具備接報案、材料接收、進展查詢和法律咨詢等基礎功能。”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部分縣級公安機關拓展設置了反詐宣傳、矛盾調處、心理咨詢、遠程詢問等功能區域,有的還配備了自助報警終端機,嚴格實行7×24小時值班制度,最大限度方便群眾上門報案。
在一些地方,當地公安機關還積極拓展接報案中心的服務邊界,提升服務質效。比如,萍鄉公安積極組織心理咨詢、法律服務團隊進駐接報案中心,為未成年人、女性受害人等提供心理疏導和法律援助服務;鷹潭公安依托市知識產權聯合保護工作站,成立涉企案件接報案中心,建立涉企案件集中接收、高效審核、規范流轉工作機制,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撫州公安在接報案中心設立愛心驛站,配備微波爐、飲水機、雨具、藥箱等,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
解決辦案“中梗阻”問題
設立接報案中心的初衷,是為了讓群眾報警有“門”、求助方便。記者了解到,在推進接報案中心建設工作中,省公安廳要求各地公安機關牢牢把握深化受立案制度改革的正確方向,學習借鑒先進做法,建立健全“案件受理、案件流轉、爭議解決、案件反饋、案件查詢、投訴監督”六項機制,實現案件在省市縣三級之間橫向、縱向高效流轉,有效解決辦案“中梗阻”問題,真正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集中力量高效辦成群眾上門報案一件事。
在運行方面,各地公安機關要求接報案中心的運轉必須“接地氣”。“前期試點單位探索的警種叫應、警種坐班、單警進駐三種模式,已被借鑒吸收。”省公安廳法制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有52個接報案中心采用警種叫應模式,占比40.6%;42個采用警種坐班模式,占比32.8%;34個采用單警進駐模式,占比26.6%。“我們分局接報案中心依托信訪接待室改造建設,設有接報案登記區、信訪接待區、律師接待室、糾紛調解室等功能區,公示了接報案、受理、立案簡明流程圖、接報案‘三個規定’及監督舉報方式。接報案中心形成了法制部門負責日常管理,法制、反詐等部門共同執勤的工作模式,很好地滿足了群眾報案需求。”景德鎮市公安局珠山分局法制大隊大隊長李新同告訴記者。
為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各地接報案中心均設置了“一站式”報警流程,基本實現五個“一站式”服務,即:“一站式”受理,通過人工或自助的形式集中受理群眾上門報案;“一站式”流轉,實現案件的網上分流、轉辦;“一站式”協調,由接報案中心統一協調、裁定跨警種、跨轄區案件管轄爭議;“一站式”查詢,報案人可通過電話、小程序等方式查詢案件進展信息;“一站式”監督,納入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監督范圍。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接報案中心共解決管轄爭議案件821起,達到了為民警減負、給群眾方便、“高效辦成一件事”的良好效果。據統計,全省接報案中心接待群眾3.31萬余人次,提供案件進展查詢服務2300余人次。省人大代表、江西盛義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毛巧云認為:“我省公安機關建設的接報案中心,有效解決了老百姓報案沒人管、上門聯系工作沒頭緒的問題,切實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執法質效穩步提升
“接報案是公安執法的第一道程序,我們充分運用執法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依托執法辦案系統開發接報案模塊,緊盯‘全量錄入數據、規范辦理程序、按時辦結答復’這三個環節,制定工作規范、細化崗位職責,有效推動解決群眾訴求。”省公安廳法制總隊案件管理指導科科長、四級高級警長王蕾說。
據悉,全省公安機關堅持法治思維、守正創新、科技賦能,將分散化執法場所和碎片化執法資源匯聚到接報案中心,開放式辦公實時接受群眾監督,全量錄入執法辦案管理系統,通過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監督系統,自動對執法違規風險點進行檢索、預警、督辦、整改,實現“接警處警—案件流轉—執法監督”網上辦、全留痕、可追溯。
據統計,全省接報案中心運行以來,接報案環節發生的執法問題同比減少25.1%,檢察機關監督立案數同比減少44.7%,接報案環節預警問題整改率同比上升24.7%,執法質效穩步提升。
在推進全警情案件監督管理工作中,各地推出了一批因地制宜的好做法。比如,南昌、上饒、萍鄉等地大力推行辦案積分制,九江、宜春、贛州等地積極開展回訪評價,鷹潭開展“星級”創建活動,不斷完善監督管理制度機制,壓緊壓實涵蓋案件質量、執法效率、執法效果和執法能力等內容的責任體系,保證接報案工作始終在陽光下規范運行,有力提升公安機關執法質量、效率和執法公信力。
“推進接報案中心建設是加強執法監督管理的重要舉措,是從執法辦案源頭規范全警的有力抓手。”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省公安廳黨委將圍繞健全執法監督管理機制和“13156”總體工作思路,持續優化完善接報案中心運行機制,著力把接報案中心打造成公正執法、服務為民的“新名片”,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安力度、公安速度、公安溫度。(文/圖 楊騰云 全媒體記者黃志良)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廖世杰

“這是我第二次來公安局報案,上次報案還要打聽具體的業務部門,這次直接在大廳一個窗口就完成了報案材料審核工作,十分方便,點贊!”日前,剛走出貴溪市公安局接報案中心的葛先生表示。
“報案必接、如實登記、依法立案、及時告知、便民高效”是公安機關的莊嚴承諾,也是接報案與立案工作的基本原則。2024年5月以來,省公安廳黨委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有案不接、有案不立、推諉拖延等執法突出問題,按照公安部及省委、省政府相關部署要求,聚焦機制變革、科技賦能、高效辦成一件事,聚力搭平臺、建機制、定規矩,大力推進縣級公安機關接報案中心建設,全面落實首接責任制、“三個當場”、案件類警情全量網上登記管理機制,真正做到“接報案件歸口管理、案件爭議統一解決、案件信息閉環運行”,有效滿足群眾“一站式”報案需求,有力提升全省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和便民服務效能。
方便群眾上門報案
“全省公安機關認真貫徹落實接報案與立案相關規定,深化鞏固受立案制度改革成果,按照省公安廳部署要求,積極推進接報案中心建設應用工作。”1月11日,省公安廳法制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共建成接報案中心128個,南昌、九江、景德鎮、萍鄉、新余、鷹潭、吉安、撫州、贛州、贛江新區等地率先完成建設目標。
據了解,此次建設接報案中心,省公安廳對各地公安機關提出了具體要求,場地選址上要做到便民集約。省公安廳法制總隊相關負責人說,128個接報案中心均在既有硬件基礎上進行功能改造,其中,63個依托辦公大樓空閑或盤活的場地建設,占比49.2%;36個依托信訪接待室、出入境辦證大廳或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占比28.1%;29個依托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占比22.7%。
除了選址嚴格之外,在功能設置上,各地接報案中心也必須體現實戰實用。“接報案中心需具備接報案、材料接收、進展查詢和法律咨詢等基礎功能。”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部分縣級公安機關拓展設置了反詐宣傳、矛盾調處、心理咨詢、遠程詢問等功能區域,有的還配備了自助報警終端機,嚴格實行7×24小時值班制度,最大限度方便群眾上門報案。
在一些地方,當地公安機關還積極拓展接報案中心的服務邊界,提升服務質效。比如,萍鄉公安積極組織心理咨詢、法律服務團隊進駐接報案中心,為未成年人、女性受害人等提供心理疏導和法律援助服務;鷹潭公安依托市知識產權聯合保護工作站,成立涉企案件接報案中心,建立涉企案件集中接收、高效審核、規范流轉工作機制,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撫州公安在接報案中心設立愛心驛站,配備微波爐、飲水機、雨具、藥箱等,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
解決辦案“中梗阻”問題
設立接報案中心的初衷,是為了讓群眾報警有“門”、求助方便。記者了解到,在推進接報案中心建設工作中,省公安廳要求各地公安機關牢牢把握深化受立案制度改革的正確方向,學習借鑒先進做法,建立健全“案件受理、案件流轉、爭議解決、案件反饋、案件查詢、投訴監督”六項機制,實現案件在省市縣三級之間橫向、縱向高效流轉,有效解決辦案“中梗阻”問題,真正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集中力量高效辦成群眾上門報案一件事。
在運行方面,各地公安機關要求接報案中心的運轉必須“接地氣”。“前期試點單位探索的警種叫應、警種坐班、單警進駐三種模式,已被借鑒吸收。”省公安廳法制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有52個接報案中心采用警種叫應模式,占比40.6%;42個采用警種坐班模式,占比32.8%;34個采用單警進駐模式,占比26.6%。“我們分局接報案中心依托信訪接待室改造建設,設有接報案登記區、信訪接待區、律師接待室、糾紛調解室等功能區,公示了接報案、受理、立案簡明流程圖、接報案‘三個規定’及監督舉報方式。接報案中心形成了法制部門負責日常管理,法制、反詐等部門共同執勤的工作模式,很好地滿足了群眾報案需求。”景德鎮市公安局珠山分局法制大隊大隊長李新同告訴記者。
為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各地接報案中心均設置了“一站式”報警流程,基本實現五個“一站式”服務,即:“一站式”受理,通過人工或自助的形式集中受理群眾上門報案;“一站式”流轉,實現案件的網上分流、轉辦;“一站式”協調,由接報案中心統一協調、裁定跨警種、跨轄區案件管轄爭議;“一站式”查詢,報案人可通過電話、小程序等方式查詢案件進展信息;“一站式”監督,納入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監督范圍。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接報案中心共解決管轄爭議案件821起,達到了為民警減負、給群眾方便、“高效辦成一件事”的良好效果。據統計,全省接報案中心接待群眾3.31萬余人次,提供案件進展查詢服務2300余人次。省人大代表、江西盛義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毛巧云認為:“我省公安機關建設的接報案中心,有效解決了老百姓報案沒人管、上門聯系工作沒頭緒的問題,切實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執法質效穩步提升
“接報案是公安執法的第一道程序,我們充分運用執法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依托執法辦案系統開發接報案模塊,緊盯‘全量錄入數據、規范辦理程序、按時辦結答復’這三個環節,制定工作規范、細化崗位職責,有效推動解決群眾訴求。”省公安廳法制總隊案件管理指導科科長、四級高級警長王蕾說。
據悉,全省公安機關堅持法治思維、守正創新、科技賦能,將分散化執法場所和碎片化執法資源匯聚到接報案中心,開放式辦公實時接受群眾監督,全量錄入執法辦案管理系統,通過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監督系統,自動對執法違規風險點進行檢索、預警、督辦、整改,實現“接警處警—案件流轉—執法監督”網上辦、全留痕、可追溯。
據統計,全省接報案中心運行以來,接報案環節發生的執法問題同比減少25.1%,檢察機關監督立案數同比減少44.7%,接報案環節預警問題整改率同比上升24.7%,執法質效穩步提升。
在推進全警情案件監督管理工作中,各地推出了一批因地制宜的好做法。比如,南昌、上饒、萍鄉等地大力推行辦案積分制,九江、宜春、贛州等地積極開展回訪評價,鷹潭開展“星級”創建活動,不斷完善監督管理制度機制,壓緊壓實涵蓋案件質量、執法效率、執法效果和執法能力等內容的責任體系,保證接報案工作始終在陽光下規范運行,有力提升公安機關執法質量、效率和執法公信力。
“推進接報案中心建設是加強執法監督管理的重要舉措,是從執法辦案源頭規范全警的有力抓手。”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省公安廳黨委將圍繞健全執法監督管理機制和“13156”總體工作思路,持續優化完善接報案中心運行機制,著力把接報案中心打造成公正執法、服務為民的“新名片”,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安力度、公安速度、公安溫度。(文/圖 楊騰云 全媒體記者黃志良)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廖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