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車變身“多折臂消防車”
新干縣消防救援大隊打造“消防+環衛+住建”滅火作戰新模式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5年02月27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組裝管口(圖/全媒體首席記者胡榕)
工業園區一旦起火,因廠房、倉庫空間較大,在實際救援中,容易遇到滅火通道被阻礙,水量不足等情況,該怎么破解?新干縣消防救援大隊根據滅火救援實際需求,多次深入八家商砼企業開展實地調研,探索混凝土泵車用于滅火救援的創新之舉,將“工地上的混凝土泵車”變成“多折臂滅火救援消防車”。同時,該大隊還將環衛大型水罐車加入救援,利用其儲水量,打造出“消防+環衛+住建”滅火作戰新模式,破解工業園區滅火難題。
改裝混凝土泵車滅火
2024年12月21日15時03分,吉安市消防救援支隊接到報警稱,新干縣河西工業園一公司廠房的塑料槽起火。
新干縣金川北大道消防救援站站長劉磊告訴記者,當時起火位置周圍有大量樹木、樹干高的有20米,還有少許車輛堵在廠房門口,阻礙消防員進入火場。如果采用常規舉高噴射車開展縱深滅火,無法精準打擊火點。
為了盡快進入火場內部,新干縣消防救援大隊立即協調相關部門,就近調派了一輛由混凝土泵車改裝的“多折臂滅火救援消防車”前來。此次改裝主要是將泵車的混凝土輸送管道替換為水管,讓其能夠在火場上提供高壓水源。此外,大隊還自制大流量高壓水炮和大口徑轉換接口,實現對混凝土泵車管道的直接出水和出泡沫進行滅火救援。
15分鐘后,多折臂滅火救援消防車抵達現場。只見消防員熟練地展開該車輛的臂架,將其探入著火點附近。“打開水帶閥門,持續噴射。”指揮員下達指令。據介紹,泵車臂架伸展后約47米,采用無線遙控操作,消防員能夠在安全距離外輕松控制臂架的移動和噴射方向。
15時32分,2輛環衛灑水作業車也趕過來增援。經過20分鐘的滅火作業,火勢成功被壓制。負責供水任務的金川北大道消防救援站副站長萬義欣說:“趕來增援的灑水作業車為此次滅火提供了36噸水,相較于調派附近消防救援站的車輛,時間縮短了近20分鐘。”
統籌資源助力滅火救援
新干縣河西工業園區注冊登記的企業有220家,入駐企業涵蓋了海綿、鋁業、皮革、毛皮和制鞋業等多個行業。
為了增強工業園區抗御火災的能力,新干縣消防救援大隊從車輛和水源兩方面入手,利用混凝土泵車與環衛水罐車來滿足滅火救援需求。
“消防水帶的口徑為65mm,混凝土出口的直徑為125mm。考慮到滅火所需水量較大,可以嘗試改變混凝土泵車的管道和制作大口徑轉換接口。”2024年10月30日,新干縣一商砼企業相關技術人員建議。
經過七次測試,新干縣消防救援大隊自制的大流量高壓水槍和大口徑轉換接口成功投入使用。“相比傳統的舉高噴射消防車,混凝土泵車的改裝成本更低,且能夠利用現有的泵車資源,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此外,遇到高層、化工、大空間等復雜環境場所火災,我們能第一時間調度改裝泵車開展撲救,避免增援時間長而錯失控制火勢最佳時機。”新干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王迎慶表示。
據統計,新干縣共有環衛加大型水罐車6輛,容量為18噸。2025年1月17日,該大隊分別與新干縣住建局、新干縣城市事務中心、商砼企業簽訂聯勤保障協議,將混凝土泵車與環衛車輛納入指揮調度范圍,做到隨調隨到。此次協議,共有6輛車供大隊調派,相當于5輛重型水罐車的供水量。
王迎慶表示,發生高層、化工、大空間等復雜環境災害事故時,大隊可以快速啟動“泵車+消防+環衛”機制,真正利用聯勤、聯訓、聯調、聯戰優勢,充分發揮滅火救援最佳效能,提高滅火戰斗水平。
(晏喬 魏雪蓮 全媒體首席記者胡榕)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