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聚焦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打造區域性“三農”內容IP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5年03月07日 | 制作: 熊瑋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今年2月,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強調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旨在推動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全面發展。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記者了解到,一些在贛全國人大代表結合本職工作,會前深入田間地頭扎實調研,聚焦賦能“新農人”、種業振興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全國人大代表譚新萍是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萬龍山鄉茅店村黨總支書記,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關于支持新媒體平臺賦能“新農人”及“三農”工作的建議》,建議明確平臺社會責任,國家網信辦、農業農村部聯合出臺《新媒體平臺支持鄉村振興指導意見》,明確將“三農”內容扶持納入平臺社會責任考核體系,要求主流平臺每年公開“三農”內容流量占比、創作者扶持成效等數據。鼓勵平臺設立“鄉村振興頻道”或“三農”專區,對優質“三農”內容給予流量加權推薦,優先展示在首頁、搜索欄等顯眼位置。
此外,譚新萍建議加強資源整合,構建“三農”內容生態支持體系,通過建立“政府+平臺+高校”協作機制,開展“新農人數字能力提升計劃”,提供短視頻制作、直播帶貨、品牌運營等免費培訓。打造區域性“三農”內容IP,通過流量補貼、話題置頂等方式,助力地方特色農產品、鄉村旅游資源“破圈”。
全國人大代表、方大萍安鋼鐵員工溫菲來自萍鄉市,他在《關于支持萍鄉種業大市發展的建議》中,提出要強化種業振興人才支撐,建議上級通過政策、技術支持等多種舉措,支持萍鄉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全方位打造種業人才高地,推動種業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
溫菲建議,加大制種大縣獎勵資金扶持,將現有的每年1000萬元制種大縣獎勵資金額度,提升至3000萬元~5000萬元,助力制種大縣突破資金瓶頸,全方位推動產業發展。(全媒體記者吳強)
編輯:熊瑋
校對:王小明
復審:廖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