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傅”助力破解“上樓難”
贛州?市章貢區充分發揮人民調解作用 妥善化解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糾紛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04月30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已加裝電梯的小區

在贛州市章貢區的街巷里,一群白發蒼蒼的“老師傅”調解員每天穿梭于樓道間。他們手中的筆記本記錄著因加裝電梯引發的鄰里糾紛、補償爭議等。
據統計,截至2025年4月,贛州市章貢區累計審核備案834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已完成施工608部,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質,展現了基層治理成效。
應調盡調 能調盡調
“2002年我就搬進來了,每天步行上下8樓,膝蓋半月板都磨壞了。”近日,在章貢區南外街道東陽山小區,72歲的黃大爺感慨道。
這個位于章貢老城區的小區,有8幢8層的老樓,超半數居民是年過六旬的老人。2024年11月,黃大爺所在樓棟啟動電梯加裝工作。經過討論,絕大多數業主簽字同意加裝電梯,但當施工隊準備入場時,3戶低層業主以通風、采光受影響為由堅決反對。
“裝電梯會擋到我曬太陽,想都別想!”低層住戶李靈(化名)態度強硬。
“老師傅”調解員肖佛養翻出民法典,向李靈解釋相關規定:“即便有反對意見,只要符合比例,加裝電梯工程仍可推進。”但是這未能完全平息李靈的不滿情緒。“老師傅”調解員龍志紅接過話茬:“您現在身體硬朗,但十年后呢?電梯裝好了,你兒子孫子來看你也方便呀!”
經過調解員不懈努力,最終這棟樓的業主達成共識,高層業主給低層業主共計1萬元補償,加裝電梯工程得以推進。
“強行安裝電梯雖然合法,但是會激化矛盾。我們堅持做到應調盡調、能調盡調,努力實現案結事了人和。”肖佛養告訴記者。
精準施策 打破僵局
2019年年初,章貢區南外街道銀盛花園小區四棟一單元的業主均對加裝電梯表示口頭支持,但因資金分攤存在爭議,加裝電梯工程擱置了4年。
2023年10月,這棟樓的高層業主張某、王某向南外街道調委會申請調解。“當時未達到‘雙四分之三’的規定,調解工作比預想的難得多。”肖佛養回憶,“老師傅”調解員首次上門走訪時,低層住戶或閉門不見,或當面摔門而去。
面對僵局,“老師傅”調解員采用“逐個擊破”的策略:從低層的兩名公職人員入手,經過數次上門溝通,最終促使兩戶低層業主簽字同意。
2024年1月12日,在第四次調解會上,各方就資金分攤達成共識,這場持續4年的“拉鋸戰”畫上句號。銀盛花園小區由此成為南外街道第一個100%完成電梯加裝工作的老舊小區。
“這個案例為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南外司法所所長曾靜懿告訴記者,該案入選了《江西省人民調解案例選編》(第一冊)。
“睦鄰議事” 解決難題
“在章貢區,因加裝電梯出現矛盾糾紛的情況占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總量的65%。”章貢區住房保障安置服務中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室工作人員黃飛介紹,章貢區一直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著力調處化解加裝電梯糾紛。
章貢區積極引導業主遇事商量、有事溝通。同時,設置社區、街道兩輪調解程序,組織人民調解員加入工作專班,通過“睦鄰亭”“議事亭”“夜話”等方式促成各方達成共識。
2019年,《章貢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辦事流程》出臺,從加裝電梯工作實際出發,明確了加裝電梯適用范圍、完善了聯合審查程序、規范了電梯施工質量安全監管標準。
據了解,章貢區住房保障安置服務中心牽頭,成立了由街道、自然資源、住建、消防、城管等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審查小組,累計審核備案834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已完成施工608部。
如今,章貢區東外街道白云村實現了“加梯全覆蓋”,南外街道形成了“電梯+適老化改造”模式。2024年2月,章貢區以真實電梯糾紛調解案例改編的情景劇《有事好商量》登上贛州市春節聯歡晚會。
“這不是簡單地加裝電梯,而是基層治理能力的試金石。”章貢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望樓卻步”到“一鍵直達”,章貢區破解的不只是“垂直交通”難題,更探索出了一條“政府引導、社區搭臺、居民共治”的基層治理新路徑。(文/圖 新法治報·贛法云朱春雨 連永成 記者廖世杰)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